患者1个月内求诊3家医院,重复检查花费1.5万!医生是在“坑”人吗?
导读
为何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如此困难?
“刚做过全套检查,换一家医院怎么又要全部重做?”很多患者难以理解医生的做法,不免经常对医生有这样的质疑或抱怨。
最近,我分管的一位患者就向我发出了这样的疑问,让我感触颇深。
因为要确认某一项检查结果,这位患者辗转前往外地两家医院。令他没想到的是,这两家医院的门诊医生先后给他开出仅是重复的检查费用就有1.5万元。患者给我打来电话抱怨:“医生,去外地医院我就想单独做个检查,为什么如此费劲?”
为什么这两家医院都要求他花费这么多钱去做重复的检查?
青年患者突发脑梗死,或为罕见诱因所致
先说一下我们科室的情况吧。我所在的神经介入科,几乎每个月急诊介入的取栓数量和治疗,在省内数一数二,科室在国内的综合水平排名稳定在30名左右。可以说,我们科室属于省内的顶流,国内的先进行列。
大概两个月前,这位年轻患者突发急性脑梗死,在我们医院完成了介入取栓治疗手术,术后恢复良好。
根据既往的经验,我考虑这位患者的急性脑梗死极有可能为某种罕见诱因所导致。因此,虽然他在我们医院已经完成了相关检查,但我还是建议他再去省内另一家医院的顶流专科做相关检查或者直接去北京的顶级医院再次做个检查,以便与我们医院的检查结果进行核对。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我这样的建议是多此一举,其实不然。既往,我曾碰到过数例最后确诊为“罕见病因”的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他们有人术后曾经去一家不错的医院做指定的专项检查,当时的检查结果显示为阴性,但是数月后却再次犯病,不得已,只能再次于我们医院行介入治疗。由此可见,并不是所有医院的检查结果都是精确的。
鉴于既往这些血淋淋的例子,后来再遇到这类中青年少见的可能导致急性脑梗死的病因,我通常会建议患者在国内包括我们医院在内的两家或三家医院进行确认,当患者在某项特殊的指定检查上均无问题,才能差不多排除诱因。因为对于一名中青年来说,反复发生脑梗死,并不是每一次介入治疗都能取得一个好的结果,最好能确认诱因,然后解决这个危险因素。
再说回这位患者,鉴于我们科室在省内顶流科室的权威,这位青年患者的依从性非常强,很快便前往笔者推荐的省内另一家医院的顶流专科做指定的专科检查。而这家医院的同行或许是出于对自身的保护,也或许是出于对这位年轻患者病情变化的考虑,又给这位患者从头到尾重新开了一整套的检查。患者做完了部分检查后,考虑到整个检查完整做完还需要等待数天,干脆一步到位,又通过各种关系,挂了北京顶级医院的特需号,直接奔赴北京了。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到了北京,他又被从头到尾要求再检查一遍。于是就出现了文首那一幕,患者无奈跟我打电话吐槽。
面对患者的疑问,作为医生,我也只能在电话中无奈的解释道:
从一个医生的角度来说,医院让你重复做这些检查,本身无可厚非。
首先,你的病情确实有可能短期内发生变化,比如10天前的检验、检查结果不能代表你现在的整体状态;
其次,外院的检查结果未必可信;
其实,还有一个大家心知肚明的原因,在当前的医疗环境下,在面对中青年患者时,门诊医生为了尽可能避免潜在的纠纷,必然会把能做的检查都做全,这既是你的无奈,也是我们医生群体的无奈,更是时代的无奈。
为什么换家医院就要重复做一套检查?医生是在“坑”人吗?
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可能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热衷流量的,可能侧重点就在于:无良医院重复检查,无故花费病人数万元。
对于医生来说,则是因为顾虑颇多。首先,不同医院即便是同样的设备,做出来的结果可能差距也会很大;此外,很多检查结果,跟仪器设备有关,更跟操作人员的技术、耐心有关。即便是院士的团队,做某些检查的时候如果不仔细、不耐心、没有针对性,出来的结果同样可能不正确,同样可能耽误患者的病情。
记得我还是医学生的时候,一位老师授课的时候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你想最大程度的保护好自己,在接诊疑难患者的时候,特别是外院患者的时候,你得默认前面医院的检查、检验都没有用,你必须重新自己查体,相关的检查、检验重新来一遍。”如今,我已毕业并从医多年,回想起来,这个老师一定是吃过不少亏才得出来这样的人生经验。
国内对于检验、检查结果的互认,已经推广了很多年了,但是收效却是一言难尽。
我询问了几家省内医院的同行,大家反馈的实际情况还是基本不认外院检查结果。根据中国公共卫生2018年发布的《影像学重复医疗检查现状及对策分析》内容显示,全国重复医疗检查的发生率达41.82%。
那么,为何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如此困难?
第一,各个医院的设备不一样。相对于普通的二甲或者是更低级别的医院,其设备并没有三甲医院先进,部分患者从二甲或者社区医院进入三甲医院就诊,三甲医院很难认可下级医院的检查结果;
第二,在常见的影像检查中,CT,核磁,尤其是 B 超,十分依赖医生的操作和经验。主治医生对于病情的判断,则与检查情况密不可分。对于难以鉴别诊断的疾病,如果在基层医院不常见,医生经验不足对疾病不熟悉,则B超的解读极易不准确;
相对于检查结果,检验结果很难做到互认的主要原因则为:疾病的发展是动态而非静止的,这就决定了不少临床检验结果可能会随时间、患者病情进展、病情紧急程度而变化,需要进行实时监测。
国外有没有什么可以借鉴的经验?
在美国,一般诊所不做检查,中心医院进行较为简单的检查,而成本较高、技术复杂的检查项目,则由独立医学实验室承担,患者持有这些机构的检查结果,可以通行于各家医院与诊所。
澳大利亚,检验机构和问诊部门是分开的。很多地区诊所都没有专门的B超、CT、验血部门,医生在认为病人需要做某项检查的时候,会开一张转接单,病人可以拿着转接单去自己最方便的检验机构做检查,检查结果可以直接寄给原本的看诊医生。而检验机构只负责检查,不负责诊断和药方,只要机构是正规的、报告是正式的,大型医院也完全会接受。
在我国,部分地区开始推进中心检验室的建设,依托当地最大的综合三甲建设实验中心,检验结果由该中心统一进行检测,较小的二级医院和一级医院不再进行常规检验,但是目前因为国内各地实际情况多样,该种模型推行并不顺利。
最后,医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必要的检查、化验,有助于医生获得全面、及时、准确的检查结果。身为患者方,自然是既希望去上级医院或顶级大医院看病,又希望重复的检查做的越少越好;但是身为医生方,考虑的因素就多了。重复检查下,既是患者群体的无奈,也是我们医生群体的无奈。不同医院之间影像检查结果的互认除了对不同医院检查规范化要求外,还需要实现医院之间数据的互通,但这需要大量的资金,还要考虑数据安全性问题,因此,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
封面图来源|视觉中国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精彩回顾
➤ “最佳睡眠时长”竟不是“8小时”?研究发现:很多人可能睡错了!
☟戳这里,更有料!